“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12日晚,中山大學90周年校慶交響音樂會在康樂園中區草坪奏響,抗戰名曲《杜鵑花》仿佛讓人回到烽火連天的七十多年前。交響樂的演奏者分別來自兩岸中山大學的學生樂團,因為共同的校慶日,他們跨越海峽,共奏一曲。
  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在臺灣高雄也有一所中山大學,與廣州中大同根同源,有一樣的校名、校訓、校慶日和幾乎相同的校歌,猶如“一枝兩葉”。大家熟知的著名詩人餘光中,就是高雄中大文學院院長。雖然建校不過34年,但高雄中大的國際排名相當靠前,與廣州中大十分接近。
  在廣州中大90周年校慶之際,南方日報記者走進高雄中山大學,並獨家專訪了高雄中大校長楊弘敦,探尋兩岸中大的特殊情緣。
  中大老校友推動,1980年在台建校
  高聳蒼翠的椰樹,黃澄細軟的沙灘。日落西沉,徜徉在長長的防波堤上,涼涼的海風徐徐吹來,令人心曠神怡。遠眺海面,大小船隻星羅棋佈,一艘巨輪拖著嗚嗚的船笛緩緩駛入港灣……這便是被評為臺灣八大勝景之一的“西子夕照”。高雄中山大學就矗立在這片寧靜的西子灣。
  高雄中大建於1980年,位於高雄西部,東毗壽山,西鄰臺灣海峽,南望高雄港,依山面海而建。從高雄市中心驅車約20分鐘,蔚藍的大海邊,一座書有“國立中山大學”鎏金大字的暗紅色校門映入眼帘。沿著海濱校道繼續前行,磚紅色的行政大樓前,一尊書形雕塑像一雙張開的臂膀,除了“歡迎蒞臨”幾個大字,書頁上還印有高雄中大的“校寶”、著名詩人、高雄中大文學院院長餘光中的照片和新詩《西子灣在等你》:
  海峽浩蕩是前景/壽山巍峨是後臺/日月與眾星是大壁畫/更有長堤舉起了燈塔/把七海的巨舶都引來/這壯闊的劇台正在等待/一位主角來演出/天風與海潮都在呼喚/美麗的預言正在等待/來吧,西子灣等你到來。
  據高雄中大校史記載,1980年,經由原中山大學、莫斯科中山大學兩校校友的籌備及參與,高雄中大完成在臺灣建校。至今,廣州中大的一些風物仍在高雄中大校內典藏,比如中大老校長鄒魯1931年恭塑的孫中山先生半身銅像,以及曾於1935年擔任中大法學院院長的鄭彥棻教授的書信文物等。
  高雄中大校長楊弘敦介紹,經過三十餘年建設,高雄中大已成為一所享有國際聲譽的研究型綜合大學,轄有文、理、工、管理、海洋科學、社會科學等6個學院20個學系,本碩博在校生9500多人,海洋科學、計算機、數學、化學等理工科實力很強。最新的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行榜上,高雄中大位列世界第351-400名之內,9個學科進入ESI世界前1%行列。
  兩岸中大學術交往密切,互結“姊妹學校”
  中山大學是孫中山先生手創。1949年前,中大校友在政府部門和國家建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1949年後,許多中大校友遷往臺灣,為當地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建設貢獻了巨大力量。比如,臺灣大學前校長李嗣涔的父親李忠儒先生就畢業於中山大學電機系。
  2012年,中山大學臺灣校友會在臺北圓山飯店成立,很多老一輩的中大在台校友親臨。最近20年,廣州中大也招收了許多臺灣學生,很多廣州中大的同學也去臺灣交流或就讀研究生,新一代廣州中山大學的臺灣校友起碼數以百計。
  兩岸中大的特殊淵源,並不止於歷史上的血脈,近年來更結為“姊妹學校”,學術交流與合作密切。廣州中大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陳春聲介紹,廣州中山大學和高雄中山大學很早就建立了關係。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兩校中文系就舉辦了兩岸中國文學學術研討會,迄今為止已有十屆。2009年,兩岸中大簽署了校際學術交流協議和學生交換協議,正式結為“姊妹學校”。為推動兩校學術發展,2011年,兩岸中大還聯合廈門大學共同發起了“山海論壇”,由三校每年輪流主辦,至今已舉辦四屆,論壇規模和交流領域也越來越寬廣。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許多學科的發展都有著共同的起源、師承和發展的記憶。我們科研的風格和學科內部的思維習慣都有著不少契合的地方。我們有分歧,但是脈絡是連在一起的。”陳春聲說,山海論壇的出現,實質性地推動了三校學術的發展,為各個學科的學者們提供了交流、合作的機會。
  ■專訪
  高雄中大校長楊弘敦:
  兩岸中大合作空間寬廣
  南方日報:高雄中大建校才34年,但國際排名上升很快,近年來,高雄中大與廣州中大都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請談談您心目中世界一流大學的理念?
  楊弘敦:一個大學一定有一些憧憬和目標,我們常常和學生講,我們是以“北臺大、南中大”自居。我們去看看世界一流的大學,比如哈佛、斯坦福、牛津、劍橋等,首先就是要有悠久的歷史,良好的歷史傳統是一個學校重要的根基。第二就是要有非常傑出的校友,傑出校友是幫大學增加知名度、影響力的最重要因素。而傑出的校友就需要有優秀的學生和老師,好的大學培育的知識精英,都會對這個社會現狀有多多少少不滿意,因為知識分子不是追求最好,是追求更好,所以一流大學更要有自由的學風環境。
  在臺灣,臺大歷史很悠久,我們也希望在短期內可以發展快速,於是就不能和他們對沖,要採取和他們互補的策略,著力發展海洋科學和電子通訊,到目前為止這個策略是成功的。
  南方日報:您認為,中山精神對高雄中大的辦學有怎樣的影響,在兩岸的文化、教育交流中起到什麼作用?
  楊弘敦:在臺灣,我們是對中山精神最有傳承的大學。近些年,我們還提出新的辦學口號:“山海胸襟,熱情洋溢”。山海胸襟其實就是像孫中山先生博愛的精神,熱情洋溢就猶如南臺灣的天氣,比較溫暖。我常對學生說,中大學生在企業中要能讓別人感受到中大人的特質,也許你考試不是第一名,但是你的戰鬥力和競爭力都會有不同的優勢。當然,中山先生的精神也跟隨著時代在走,我們應該學習他的博大胸襟、熱情洋溢等。
  南方日報:近年來,兩岸中大學術交流和合作領域日益寬泛。您如何看待與廣州中大的合作?
  楊弘敦:在我的印象里,廣州中大各方面很優秀。廣州中大在醫葯方面發展得特別好,尤其是生物醫學非常領先。我們則在海洋科學方面走的比較快,這些都是兩岸中大非常重要的合作項目,兩岸中大在學術上可以互補,合作空間寬廣,甚至可以做得更有影響力。
  ■故事
  臺灣知名收藏家許伯夷:
  收藏數百冊日軍掠走
  中大圖書館圖書
  去年11月,著名音樂學家、中山大學校友黃友棣從廣州中山大學借書69載終回中大的故事,一時傳為美談。當時,臺灣知名收藏家許伯夷也給廣州中山大學捐贈了共200餘份黃友棣早年作曲真跡原件資料。殊不知,如今,還有一批當年被侵華日軍掠取的中山大學的書籍,仍然完好地保存在臺灣,成為日軍侵華的罪證。
  在許伯夷先生位於高雄的藝術會所中,記者見到了數百冊早在七十多年前就收於中山大學圖書館的珍貴藏書。這批書籍都是清一色的暗紅色硬殼,內頁字跡已發黃,但保存至今完好。圖書內容豐富,均為1930年代學者所著,涉及當時的經濟地理、語言文化、民族問題等。比如,關於廣東的有《廣東糧食問題》、《廣東工商業固有簿記調查彙編》等。
  翻開任意一本書的扉頁,記載著這批書的來歷:“本書原屬前廣州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所藏,抗戰期間被日軍掠取……”據許伯夷介紹,抗戰勝利後,1952年這批書歸還給中國,先存於“臺北工業專科學校”圖書館,1986年送由高雄中大圖書館,後又輾轉由他收藏。八十多年間,這批圖書至少輾轉過廣州、東京、臺北、高雄四地,可謂顛沛流離,至今這批圖書上還蓋有廣州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圖書館、臺北工業專科學校圖書館以及高雄中大圖書館共四個印章。
  據瞭解,1938年日軍占領廣州,中大奉命西遷前,圖書館需要轉移的圖書有20多萬冊,但當時僅轉移走5萬多冊藏書,尚未撤離的藏書大多毀於戰火,其中不少就被日軍掠走。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雷雨 實習生 蘭忠偉 通訊員 王麗霞 蔡珊珊 劉嘉
  總策劃:鄭德濤 莫高義 張東明 陳春聲 王更輝 李萍
  總統籌:段功偉 丘國新
  策劃統籌:戎明昌 王麗霞 陳楓 雷雨
  圖片統籌:王輝  (原標題:兩岸中大共同傳承中山精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m54nmrg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